返回首页 | 出口要闻 | 医药保健 | 化工染料 | 机械五金 | 电子电工 | 冶金矿产 |
轻工工艺 | 纺织服装 | 粮油食品 | 土产畜产 | 海外招标 | 免费信息 |ENGLISH

郑重承诺:我们100%保证每一条C类询盘之绝对可靠,错壹条送万分;我们力争每一条普通信息真实有效,错壹条送百分,欢迎投诉!

 








棉价上涨对棉纺企业出口形成重大冲击
(时间:2004年4月27日)
所属类别:出口要闻
  2003年以来,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突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棉花质量下降,目前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棉纺企业的出口。

去年棉花价格从年初的每吨11100元开始不断上扬,9月份以来,新棉上市不但没有缓解市场供需压力,棉价反倒一路狂涨到每吨18000元以上,每吨比上年同期高了5000元左右。此后棉价一直高位运行,至今年3月份仍维持在17000元/吨以上的水平。

同时由于棉花短缺,造成在棉花收购过程中质量把关不严,棉花混等混级、三丝多、湿度大等问题比较严重。

质量总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进口棉花质量问题严重,对外索赔金额高达1437万美元。进口棉花总体平均品级不合格率为4%。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量不稳定、个别国别和部分客户交货的棉花残损问题比较严重。为此,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外出具品质索赔证书1662批,重量索赔证书1752批。记者从广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由于进口棉花的企业习惯上用协商的方式解决这些质量问题,因此1437万美元只是冰山一角。

进口棉花之所以价格上涨、质量下滑,主要原因是国内棉花需求缺口大。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告诉记者,去年我国棉花种植7500-7600万亩,产量达483万吨,进口配额87.4万吨,实际进口89万吨,而国内棉花需求达660万吨,面对巨大的供需缺口我国甚至大量动用储备棉。到目前为止,棉花进口依然保持强大的进口量。去年广东口岸检验进口棉花5000多吨,而今年前3月已达到3万多吨,预计上半年就可超过去年全年的进口总量。

事实上,由于原材料的上涨,今年1-2月份,深圳纺织服装出口下降了19%。“纺织服装出口如此大幅度的下滑现象出现在沿海地区还是首次。”曹新宇说,这表明棉花价格已经超过了纺织企业的承受能力。

在第95届广交会上,对众多服装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来说,60%左右的原材料上涨给不少棉纺织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曹新宇指出,原材料价格急升和出口退税税率下调,使目前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夹缝中生存。预计今年整个棉纺产品的出口增幅会比去年下降,增幅目前还很很难确定。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欧洲业务二部经理王勇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开始公司出口业务受到冲击,成衣价格也上升了10-15%,订单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出口退税下调等原因,大大影响了公司的对外出口业务。

福建天成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六部陈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由于棉花价格的上涨,公司放弃了原来布坯产品的生产。而成衣价格却不能和成本同时增加,否则采购商就不愿意下订单了。

对此,专家指出:纺织原料成本占产品的比重高达70%左右,原料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行业的运行态势。原材料成本变大,企业难以自行消化增加的成本,造成一些企业有单不能接。而资源的紧缺和价格高涨,已使一些地方出现限产和停产现象,基本上处于亏损的边缘。

曹新宇指出,目前我国纺织服装生产越来越依赖进口棉花,但进口棉花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将成为继价格问题后困扰纺织业生产经营的又一大瓶颈。他说,棉花价格的波动,使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的干扰。

同时, 国内纺织服装中小企业不断投资,造成盲目投资、无序生产、混乱竞争,扰乱了市场,利润率也一降再降。

此前一些报道说,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附加值或者技术来减压。但业内人士指出,海外对中国服装的消费需求当前仍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上,通过提高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价格的做法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记者也发现,目前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走高档路线,通过科研投入,借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但这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规模大、有实力的企业。因此,更多的企业还是应该从改善管理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完)

联系信息: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联系我们: exp@cnexpnet.com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本站声明   诚邀加盟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 创业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网络实名: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