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出口要闻 | 医药保健 | 化工染料 | 机械五金 | 电子电工 | 冶金矿产 |
轻工工艺 | 纺织服装 | 粮油食品 | 土产畜产 | 海外招标 | 免费信息 |ENGLISH

郑重承诺:我们100%保证每一条C类询盘之绝对可靠,错壹条送万分;我们力争每一条普通信息真实有效,错壹条送百分,欢迎投诉!

 








新外贸法取消经营权门槛 国有外贸企业?
(时间:2004年4月1日)
所属类别:
  

历经数年的修改,新版《对外贸易法》将于下月正式出台,其中“自然人也可从事对外贸易”、“货物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外贸经营权放开”是最惹人注意的内容。因为这意味着我国的外贸经营权门槛几乎完全撤除,越来越多的外贸经营主体让市场竞争急剧升温。毫无疑问,这对传统外贸公司来说是个严峻挑战。

  门槛取消引发生存忧患

  数据显示,无论是全国还是广东,2002年和2003年两年间国有企业出口占全国及全省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下降了6.3%和7.3%。中国加入WTO、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都从外部环境上向外贸代理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搞贸易流通说到底吃的是‘信息饭’,外贸公司熟知生产商和采购商所不了解的客户信息、市场渠道。但现在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很快,原来很多不为人所知的信息势必会变成公开的信息,企业对贸易公司信息服务的依赖性也势必降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朱卫平教授说,“所以从长远角度,贸易代理业的衰落存在一定的必然因素。”这从另一个侧面似乎也在启示我们的外贸公司,要在原来拥有一定信息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专业化信息服务的潜力。”

  内部政策环境步步紧逼,也让国有外贸公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表面上看,国家政策的一系列变动都不利于国有外贸公司。但进一步分析,人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中国经济逐渐摆脱计划经济色彩、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背景。众所周知,国有外贸公司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力图通过控制流通领域进而控制生产领域的有力手段,然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步步深入,国家对这种手段的依赖性势必越来越弱。

  出路在于实业化?

  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目光投到了实业化上。确实,不少外贸集团在实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看来,传统国有外贸公司借助于人才、信用、渠道等优势搞生产、研发,可以形成很强的竞争力。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为了解决货源的稳定问题,国有外贸公司就开始搞贸工一体化、涉足实业领域。目前越发严峻的竞争环境,更加坚定了他们搞实业的决心。广东各大外贸集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要加大实业化的力度。”

  但业内人士却对此进行了一番冷静的分析:外贸企业本身的优势在于了解市场,而非了解生产和管理。进行实业化经营,势必对国有外贸公司的生产管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国有外贸企业完全可以在这方面作出探索,但未必是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趋势。”

  产权多元化改革提上日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国有外贸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必要性。从成本角度看,外贸流通领域的竞争性很强,所具有的核心资产如人才、客户资源都不易控制,完全由国家来管理外贸企业要比管理生产型企业难。收益方面,随着外贸经营权门槛的降低和民营企业、生产企业对外贸领域的快速介入,国有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两方面的不对称,决定了国有外贸企业势必要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减轻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在大幅降低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提高收益。“这是国有外贸企业走出困局的必经之路。”

  “这次新版《对外贸易法》全面撤销外贸经营权门槛,更加显示出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紧迫性。”该专家对记者直言不讳,“虽然这几年政策一直在朝着不利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的方向变化,但由于步伐迈得不大,目前不少国有外贸企业的多元化改革并未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改制多数仍停留在机构重组上。”广东省几家国有的外贸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现出对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盼望之情。据了解,目前不少国有外贸企业面对政策环境的变化和愈发激烈的竞争都显得不太适应,经营越来越困难。

  不过,目前省丝绸进出口集团已经通过引进民资、外资完成了对下属子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改制完成后母公司持有资产比例为10%至51%不等。下一步将按梯度改革的做法,对母公司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据可靠消息称,目前该母公司正在进行清产核资。   

联系信息:

【来源:南方日报】

联系我们: exp@cnexpnet.com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本站声明   诚邀加盟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 创业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网络实名:出口贸易